军营村是厦门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中少见的高山村,平均海拔900多米,也是厦门最偏远的山村之一。明末清初,这边原本是一个军营,郑成功也曾在此驻军练兵,所以军营二字就一直作为村名流传下来。从山脚下沿修筑的盘山公路自驾上山需半个小时车程,盘山道曲折蜿蜒共计有221个急弯。全村山地面积1.1万亩,耕地面积450亩,茶园6500多亩,公益林面积4100亩。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于山坳难得的平坦开阔地建村,这里常年云雾缭绕,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美。
▲生态绿色发展的军营村 1986年和1997年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走进军营村,深入农户访贫问苦,同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路。三十多年来,军营村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种茶种果,也别忘了森林绿化,要做到山上带帽,山下开发”的绿色发展理念,以“四在一线”“四下基层”为方法,乘着“五位一体”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,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砥砺前行,走出了一条守望高山致富路。
▲“山上戴帽 山下开发”的军营村
▲1986年,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到军营村,为高山乡村的发展方向作了明确指示,提出了“山上戴帽山下开发”、“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”等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理念。
▲1997年,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到军营村,看到漫山遍野的茶园,看到茶农为茶叶的销售发愁,就支持兴建茶叶加工厂,做出指示要帮助老百姓解决这些问题,提高老百姓收入,又一次为军营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抓党建,吹响振兴号角。30年前,号称人穷、地穷、日子穷的“三穷村”,村里连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,在上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军营村坚持党建引领、党员示范带动,直面困难挑战,建通信、修道路、抓产业,积极探索生态发展之路。30多年来,10届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坚持守护绿水青山,一任接着一任干,如今,已成为我区村级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。 2016年,省、市、区先后在军营村“高山党校教学点”,党校办到高山上,教授请到家门口,学员深入田间头,百姓获得双丰收。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,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,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嘱托,带领群众思脱贫、谋振兴,以实际行动感染带动来高山党校学习的学员。据统计,自2016年高山党校挂牌以来,累计已举办培训班300多期,培训学员21000余人次,辐射吸引超50万名党员群众学习考察。
▲高山教学点 2020年初,位于军营村村口的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建成并投入使用,该馆的建成,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定理想信念、追寻初心使命的教育平台,严肃政治生活、锤炼党性修养的红色熔炉和牢记总书记嘱托、诠释责任担当的实践基地。让广大党员干部来这里“重走习近平同志走过的初心路、重温习近平同志的嘱托”,学习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此留下的好思想、好传统、好作风,感受“为人民谋幸福”的初心与使命。
▲高山党校初心使命馆 抓产业,促进农民增收。军营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山上带帽,山下开发”的绿色发展理念,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创收。保护公益林4100多亩、生态化改造旧茶园6500多亩,改种高优品种,茶园套种果树,维系自己有机、绿色、生态、环保的优势;与百利种苗等现代农企建立合作,打造48亩“军营红”番茄基地,通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,实现一、三产业融合;全村过半家庭加入“西营茶叶合作社”,村民自产茶叶做到管控质量、共享商标、合并销售,经济效益得以扩大化;社、企合作壮大高山产业,恒利茶业等龙头企业以“企业+基地+协会+农户”模式,带动了当地及周边茶农、茶园茶业发展。因其地处厦门、泉州和漳州的交界处,得益于土壤、品种的先天优势,再辅之高海拔的气候、温差等后天优势,军营村出产的浓香型铁观音成为了高山茶里的“拳头产品”,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。
▲山上戴帽,山下开发的高山茶 抓环境,打造富美军营。军营村作为厦门市唯一一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,通过政府帮扶和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,以开展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重点,治理规划建设无序、环境“脏、乱、差”和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,建设布局合理、房屋美观、环境整洁、配套完善、产业发达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试点村。 2003年,组织村民修路,2008年,军营村成为所在镇第一个家家户户通水泥路的山村;同时,把电话线拉上山,开启与外界“零距离”互动时代。2016年投资近300万元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,村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。2018年以来,军营村实施“一革命四行动”,在军营村停车场、防空哨所、金山阁及百利基地新建4座旅游公厕,新建公厕色彩与形式与周边景观相协调,较好地满足游客及村民需求,改善农村环境。建立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,垃圾分类、定点投放,专人保洁管理,实行房前屋后“三包”责任制,自2009年起,军营村连续七年在全市环境卫生评比中蝉联冠军,2016年开始被授予免检村庄。同时,还开展了全村平改坡和裸房整治,坚持“统一设计、统一风格、统一施工”,确保整体协调,使得整村焕然一新,还能在极端天气下发挥“海绵村落”的功能。
▲农房整治风貌 通过结合军营村实际情况,重点推动军营村旅游动线周边村容村貌提升行动,按照“修旧如旧、保持农村风貌,打造亮点,不搞大拆大建”的原则,做好片区产业规划设计及项目生成、亮点提升等工作。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宜居感,保护了军营村的绿水青山,同时也吸引来更多的游客,为实现富美军营打下了基础。
▲旅游动线基础设施建设 抓旅游,盘活生态资源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“乡村振兴、绿色发展“理念的指引下,军营村引进地方龙头企业,与厦门旅游集团合作成立公司,以党建为引领,以旅游、文创为手段,打造以文化引领带动的“党建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区”和“高山乡居村落型休闲度假区”,努力通过政治文化、生态文化、乡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掘,激活厦门高山乡居旅游产业,以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实现生活富裕,打造“近者悦远者来”的乡居村落型旅游目的地。 军营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,打造了“闽南小九寨”的七彩池、厦门海拔最高的防空哨所;半亩方塘、省级非遗莲花褒歌;立志石、关帝庙;九龙溪、尪公宫等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,分布村庄内外,眼之所及,无不让人心旷神怡,构成了军营村独特的风光,吸引了大量厦门及周边市民游玩甚至长住。同时,深入挖掘并发扬传承莲花褒歌等莲花本地优先传统文化,建设军营村社区书院,办好军营村村晚、乡土马拉松、高山自行车赛等特色活动,用接地气的方法讲好莲花故事,不断提高村民文化素质,深化夯实“社会主义军营”美誉,使高山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需求,孕育出新的成果。 2012年以来,军营村共接待游客近50多万人次,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,带动经济增加值约200万元,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32550元。牢记谆谆嘱托,践行初心使命,军营村积极探索党建富民强村、生态绿色发展之路,向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,成功跻身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庄。并通过开发乡村动线游,提升和保护生态自然,让绿水青山绽放时代风采。 近年来,军营村荣膺了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(茶叶)、中国最美休闲乡村、全国文明村、全国金牌旅游重点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福建省生态村、福建省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等多项称号。
▲褒歌广场
▲宛若天池仙境的七彩池
▲高山防空哨所
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 |
Archiver|手机版|厦门旅游网 ( 闽ICP备15009956号-2 )
GMT+8, 2025-4-26 07:04 , Processed in 0.019000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