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网讯(厦门晚报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杨心亮 图/陈嘉新)由市委文明办指导、厦门日报社主办的2021“感动厦门”十大人物评选活动,29日揭晓结果。其中,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原党支部书记高泉阳入选2021“感动厦门”十大人物。 颁奖词这样缅怀、致敬高泉阳:许多老厦门人来到军营村,都会惊艳于这座高山村的富美“蝶变”。“蝶变”的幕后,有这样一位奋斗者,蜡炬成灰,将生命奉献给了强村富民的岁月。为民抱薪者,必为民所记。23年,他在边远山村脱贫攻坚战线上坚守与奋战,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,铺就“富民强村路”、引领无数“后来人”。 “我为我的父亲感到非常自豪,我会以我的父亲为榜样,学习他的优秀品质,为社会多做贡献。”来到现场领奖的,是高泉阳的儿子高毅鹏。他回忆,父亲生前帮助村里修桥修路,带领村民脱贫致富,非常热心肠,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村民,平时父亲几乎每天都在村里忙碌,为群众办实事。一心为公的父亲带动了军营村,自己将传承父亲的奉献精神。 “获得这一荣誉实至名归,高泉阳书记的事迹非常感人,他是同安基层干部的榜样。”同安退休干部林先生说,高泉阳书记还是同安人的骄傲,他的一生虽然短暂,却闪耀着光芒。 昔日一穷二白的军营村,如今成为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,离不开高泉阳一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。自27岁当上村委会主任起,高泉阳干劲十足、不知疲惫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牛头书记”,是为民办实事的“老黄牛”,是23年默默奉献的“孺子牛”。2019年,高泉阳查出右腿患有间叶源性恶性肿瘤,手术后他强忍疼痛,依然奋战一线,但最终未战胜病魔。2020年3月8日,高泉阳因病离世,享年50岁。 ![]() -高泉阳的坚守与奋战,换来军营村的“蝶变”。 【特写】 军营村脱贫了只留下他坚实的背影 他在人生的23年光辉岁月里,把曾经“人穷、地穷、日子穷”的“三穷村”,变成了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。他像牛一样勤劳肯干,像牛一样百折不回,默默耕耘脚下的大地。 25年前,27岁的高泉阳成为军营村村委会主任。作为基层带头人,他在边远山村脱贫攻坚战线上奋战了23年。他申请把第一条电话线架到了高山上,动员村民转型建设特色茶园、发展乡村旅游,还号召全村修路,军营村成了莲花镇第一个家家户户通水泥路的山村。 高泉阳心里始终装着军营村。村里的旗帜褪色了,他自己爬上去换;村里的垃圾桶歪了,他亲手扶正;路上有垃圾,他拿着扫把就出去了。2017年,村里有个在建景观项目,资金还在审核。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,他用自己的钱先垫上,甚至找人借钱,筹措20多万元,保证了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。 25年过去了,高山党校红红火火,“红+绿”发展模式成效显著,合作社连年给村民分红,节假日游人如织、民宿“一房难求”……高泉阳逝世后,人们惊讶地发现,军营村民宿660个床位,他家竟无一个;当村干部前,高泉阳一家在全村算是比较富有的,而当上村干部,他一心扑在工作上,有赚钱的项目总想着村民。平日里,村民有什么困难,他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资助困难大学生、生病住院的村民……据不完全统计,在高泉阳生病和去世过后,村民、朋友还回来的欠款总共57笔,总金额将近40万元。 如今,军营村成为“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最美乡村。军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,从1997年的1980元跃增至2021年的43600元,实现脱贫致富。特区的边远山村脱贫了,高泉阳做到了,他却步履匆匆,只留给军营村一个坚实的背影。 责任编辑: 李奕佳,赖旭华 【来源:厦门晚报】 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1814011056@qq.com |
Archiver|手机版|厦门旅游网 ( 闽ICP备15009956号-2 )
GMT+8, 2025-4-25 23:06 , Processed in 0.016396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